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簡稱“空信”)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特設專業,專業代碼為080908T,一級學科隸屬于“計算機類”,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是一門集信息科學、空間科學、計算機科學、大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管理科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為一體的交叉學科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軟件工程基礎、通信及計算機技術、空間決策方法等複合知識型結構,且具備大型數字工程設計、開發與管理能力,能從事多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信息服務和數字管控等工作的綜合、應用型專業人才。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目前在廣西隻有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開設,是配合數字廣西建設發展而設置的人才緊缺型新專業。
培養目标:本專業為适應數字經濟和航空航天事業發展需要,培養能運用空間信息獲取、處理、可視化及分析等專業知識解決空間信息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在本領域從事時空數據分析、空間信息數據處理與表達、軟件開發、工程應用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成為一線工程師或具有與之相當職業層級的專業人才。
主幹課程:數據結構與算法、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空間數據庫原理、遙感原理、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空間定位技術、GIS空間分析、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測量與地圖學、數字孿生工程。
就業方向: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主要就業領域有:航空航天、交通運輸、水利水電、自然資源、生态環境、農林開發、金融保險、政府機關、國防軍事、數字地球、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等,以及在高新技術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亦可繼續攻讀計算機類、遙感及地學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培養特色:依托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深厚的航天領域背景優勢,緻力于培養具有二十一世紀數字化轉型适應能力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學生系統地掌握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的基礎理論、核心知識及關鍵技能與方法,并通過嚴格的工程實踐訓練,掌握空間信息工程和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在不同領域及數字化産業從事空間信息應用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管理等複合型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
師資力量:目前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具有專任教師20人(不包括兼職教師5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10名、講師6名、助教1名。所有專任教師全部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博士14人,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占比70%,是區域專業建設中師資實力較為雄厚的團隊。大部分教師長期從事數字城市與區域信息化、計算機技術工程、計算機網絡開發、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應用、空間信息工程等專業方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國家及地方科技項目,先後完成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十餘項、市廳級項目6項,并獲得2024年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其他市廳級獎項若幹項,出版著作5部,發表SCI/EI學術論文四十餘篇,授權發明專利十餘項。授權軟件著作權若幹項。

智能遙感與低空探測創新團隊
實驗設備:專業目前擁有八個先進的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軟件開發和測試實驗室、青軟創新實驗室、數據處理實驗室、工業物聯網實驗室、遙感地理大數據綜合實驗室、地學數字孿生智能空間實驗室、無人機及3S集成技術實驗室,硬件設施可滿足教學和科研雙重需求,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培養其科研能力、動手能力以及交叉學科思維。

工業物聯網實驗室

青軟創新實驗室

數據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