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團隊2017年承擔了《數據結構》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力争以課程建設帶動專業建設,辦出專業特色。團隊教學改革的目标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先導,以适應相應層次的優秀教材為核心,以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前提,以優化的教學内容為基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平台為保障的課程體系,探索基于OBE理念的《數據結構》課程,乃至計算機軟件類課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提高應用型本科學生對計算機軟件類課程學習積極性,促進計算機軟件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已經取得的成果:
(1)教材和實驗指導書使用效果良好。
團隊成員鄧維老師參編的教材《實用數據結構與算法》,馬莉老師編寫的《數據結構實驗指導書》和《數據結構課程設計任務書》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條理清楚,說理透徹,步驟詳細,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每年有300多人次使用,效果良好,實驗環節注重因果式引導,均以每個章節的知識點設計展開,課程設計環節以項目任務設計任務,提高了學生項目實際開發及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2)教學内容深入淺出,教學手段現代化,考試方式多樣化。
數據結構課程的理論性非常強,對那些較複雜深奧的算法,采用FLASH等多媒體編程手段,制作了動畫,進行形象化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将抽象枯燥的算法講解融入到具有圖、聲和動畫演示的綜合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逐步實現以學生為主導的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應用型本科課程應更注重實踐性、創造性和實際編程技能,因此團隊改變數據結構課程 “期末一張卷”的傳統考核方法,實行以能力為中心的開放式、全程化考核。對學生平時課堂出勤、上機實驗成效、作業完成情況等進行全面考核。
(3)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顯著提高,參加各類競賽全面開花。
組織學生參加2018年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全國二等獎3項,區級一等獎5項,區級二等獎9項,區級三等獎9項;組織學生參加2018年“創青春”廣西大學生創業大賽、 第五屆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新設計與制作大賽等廣西區和2018網絡技術挑戰賽等比賽中獲得區級銀獎1項、二等獎3項、銅獎1項、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
(4)師資隊伍梯隊化,骨幹教師成果豐碩。
我院數據結構課程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曆結構、年齡結構比較合理,主講教師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1名,我們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在課程講授方面的經驗,同時注重發揮老教師對中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注重提高梯隊中青年教師的水平,通過嚴格要求、大力培養,使青年教師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樹立嚴謹的教風。近3年,團隊教師參與實驗室建設項目2項、參與自治區級教改項目4項、發表教改論文5篇,校級“師德标兵”1人,“三全育人”先進個人4人,校級“優秀教師”6人,雙師型教師5人;團隊教師參加全區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得區級二等獎1項,校級選拔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大學生創新大賽、組織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獲得了若幹獎項,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提高了自身素質,并推動專業的不斷發展。鼓勵教師在職深造,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曆水平,增加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保證精品課程建設後繼有人。
(5)基于校在線開放課程的數據結構網絡化輔助教學平台初步實現
數據結構網絡化輔助教學平台以項目化教學為亮點實施教學,突出“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建立課程知識内容和項目實踐學習中心,加強了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目前各類教學資源已經準備就緒,預計2019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其中的在線考試系統在所教班級進行測試,學生反映良好,改革了考試方式,全面實行了無紙化考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6)與七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實習實訓到位。
近幾年來,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共與深圳市百錘煉科技有限公司、南甯中軟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桂林市創琳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鵬勞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利用企業提供的項目資源,讓學生熟悉企業的工作流程和運行模式,學習采用企業運作模式進行項目需求分析、設計、開發和測試的完整過程訓練和管理,使學生在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較大提高。
本研究基于OBE理念構建數據結構課程建設團隊,進一步探索計算機軟件類課程教學改革問題,适合應用型本科軟件類課程的教學,為增強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同時,可以為其它兄弟院校的相關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提供借鑒、示範,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推廣價值。